云鼎科技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公司要闻

【中国煤炭报】整版 山东能源云鼎科技:人工智能在矿山领域落地之“道”

作者: 刘强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2日   来源: 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7月,山东能源集团、华为公司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商用于能源行业的AI大模型后,来自国际国内53家媒体走进山东能源集团,现场感受“盘古大模型”带来的智能化便利。作为首家承接大模型落地的科技企业,云鼎科技也迎来了发展“加速度”,不足半年,9个专业21个应用场景在多家煤矿企业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平煤神马、湖南钢铁、宝武钢铁、华电煤业等30余家能源企业闻讯前来“取经”,而这“真经”,就是大模型的落地之“道”。




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精彩蝶变”


2022年8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支持以智能矿山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工作。这一论断,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突破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场景融合的利器则是大模型。

山东能源牢牢抓住发展机遇,超前擘画蓝图,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围绕“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矿山建设思想,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相继开展了采煤、掘进、机电、洗选等9个专业智能化项目建设,建成16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9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全部通过验收,智能开采产量占比超过80%,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智能化建设是煤炭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全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和安全发展推进视频会指出。

2022年,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双向奔赴”,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云鼎科技高效承接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场景落地任务。“集团已经规划了一张‘好的蓝图’,我们要扛起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大旗,一茬接着一茬干。”云鼎科技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波在人工智能动员大会说。

仅半年时间,“盘古矿山大模型”研发实践团队迅速汇聚了解决方案专家、工业智能技术专家、矿山业务专家、研发骨干等100余人,研发团队和华为AI技术专家一起深入矿井一线,全面拉通OT与IT,共同完成基于大模型首个场景算法模型的开发,实现综合效益高于传统小模型,训练出覆盖煤矿生产皮带运输、立井提升、辅助运输等场景共计数几十种模型算法,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跨越,都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成果。



以实用实效为旨归,场景应用“落地生花”


“人工智能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科研创新走向工程实用,从数据中心走向生产现场,唯有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结合、与生产场景结合,形成价值闭环才具有行业的生命力。”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谈及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大规模落地时说道。

带着“沉甸甸”的担子,大模型团队一头“扎进”煤矿生产一线,他们深知大模型真的要“下矿”了,然而大模型真正用起来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在煤矿信息中心工作了十多年的解决方案经理张浩回忆,以前煤矿也采用过小模型,但准确率不高,最多70-80%,经常出现误报,每次警报声一响,矿工慌张地跑过去看,结果发现是虚惊一场,这种“狼来了”的现象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久而久之,大家不愿信任人工智能了。

看着矿工每天背光而行穿行于巷道,在闷热、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乌黑的面容,明亮的眸子,辛勤的汗水浸湿了全身。人工智能研发团队集体陷入了沉思,直到,云鼎科技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波对人工智能训练中心重申了明确研发方向。“盘古矿山大模型要用来武装工人,把数字技术融入到生产的一线,把作业人员减下来,职工劳动强度降下来,让职工真实的感受到幸福感,同时还要把生产效能提上去,安全生产更要有保障。”

“我们不跟矿工生活一段时间,就发现不了矿工的实际需求,谈人工智能就是纸上谈兵。”云鼎科技AI组总监赵金娥果断的做出决定。我们要跟矿工一起挖煤,一起吃饭,一起参加班后会。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3个月的实地调研,该团队整理出91个业务场景及业务痛点,经过与山东能源煤矿专家、华为AI技术专家论证,最终确定采煤、掘进、主运、辅运、提升、安监、防冲、洗选、焦化9个专业21个应用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现场工勘、方案设计、算法及应用开发、方案集成测试和交付实施等全业务链条,深入探索40多个煤矿和非煤场景的智能化,人工智能模型终于取得革命性突破,实现落地周期由1-2月缩短为2-3周,识别精度在实测场景中提升了20%。同时,还能减轻超过80%的数据样本标注工作量,从而释放出大量人力资源。

大模型从作坊式定制化开发,走向大模型工厂式微调开发,一次历史性的突破。自此,大模型规模化商用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生花”。

例如,在防冲卸压施工监管场景,过去采用井下录制视频、井上对视频逐个进行人工核验,巡检员要有一双善于“找茬”的“火眼金睛”,但人工审核工作量太大,核验滞后时间长,巡检员急需一个得力的“左膀右臂”。有了AI大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到视频中钻机、钻杆、施工人员取杆动作,对施工过程动态监管、智能核验,孔深不足时及时进行声光数字化告警,人工核验和现场实时闭环处置,提高监管时效性与准确性,从之前隔天核验到现在打钻结束30分钟内完成核验,从之前人工审核一个卸压钻孔耗时15分钟到使用AI后人工审核时间降低到3分钟,降低人工核验工作量80%。

在主运系统,以往矿工需每天行走近10公里巡检,现在通过AI摄像头远程就能精准识别出大块煤、锚杆等异常情况,异物识别准确率达98%。“现在人工智能真是帮我们工人大忙了,再也不用每天几万步的巡检,一天班下来减轻多了。”李楼煤业巡检员赵刚自豪地说。

在重介选煤场景,我们通过对入选煤质、工艺参数、生产数据的分析,构建重介选煤分选密度智能控制模型。采用AI算法代替人工实现精准控制,实时分析预测出最优的重介分选密度进行控制,可提升精煤产率0.2%以上。

在焦化配煤场景,过去焦化行业配煤主要依赖技术工程师的人工经验,难以兼顾配煤成本与焦炭质量,很难做到精准计算。而AI利用智能配煤系统强大的算力,将生产运行数据、焦炭数据、原料煤、配合煤及工业参数等数据进行汇总,算法模型综合考虑原料煤的成本、价格、库存等综合因素,在保证满足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最优的配煤比例,通过实践对比能够降低配煤成本3-5元每吨,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目前,大模型在山东能源兴隆庄煤矿、李楼煤业、鑫泰能源、济宁二号煤矿选煤厂试点成功,均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激活“人才引擎”,为高质量注入“源头活水”



云鼎科技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从科研走向市场,从单个项目辐射到各业务领域,成为率先实现大模型商用的企业,这其中,成功的人才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始终摆在云鼎科技转型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开展招才引智行动,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成为云鼎科技“AI军团”筑巢引凤的“标配”,每一位专家都在煤矿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身经百战”,面对行业难点或突破性创新课题,他们总能“轻车熟路”找到解决方案。即使刚引进的职场“小白”,公司也会结合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安排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同事作为“入门导师”,建立清晰的成长档案,通过思想上帮、工作中带、技能上传等培养方式,帮助青年人才尽快成长。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云鼎科技持续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吸引各类人才在云鼎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干事创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自研的“鼎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2023年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型重点平台。自研的“矿业人工智能应用安全生产作业全流程服务”“矿业安全生产技术一体化协同管控”分别荣获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除此,还承建了国内74对矿井“电子封条”项目,实现了各矿副井口、主井口、车辆出入口、调度室4个区域5大场景的智能应用。成功打造了集“算法+算力+平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沉淀AI服务平台核心产品,同步扩大到电力新能源、化工、制造和园区等AI应用领域。

通过与华为共建国内首个矿山行业大模型,打造云边协同架构体系,建设完成山东能源集团“智慧大脑+智能工厂”,实现算法管理与业务闭环,为能源行业智能化场景的建设落地提供全流程服务。

9月21日,第三届“感动山能”人物(事件)评选结果揭晓,云鼎科技“盘古矿山大模”研发实践团队成功入选创新突破类。荣耀背后,是他们日以继夜的默默付出,也是人才驱动带来的成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尽管此时的人工智能应用距离产业数字化百花齐放的愿景依然有漫长距离,但只要我们携手业内同行和产业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一起聚焦产业生态构建,实现生态进化、共创共赢,人工智能的新蓝海也必将更加可期。正如云鼎科技副总经理曹怀轩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呼吁的那样,“将盘古大模型复制推广到千行百业,打造行业领先的AI应用合作平台,深度用云,让行业都拥有自己的专属大模型,加速行业智能升级!”。